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成语呢?因为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掌握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了解汉语的精髓。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下袍字开头的成语吧。
袍字开头的成语
【袍笏登场】
«拼音»:páo hù dēng chǎng
«释义»:身著官服;手持笏板;登场演戏。比喻上任作官;丑行开始(把官场比作戏台)。
«出处»:清 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袍笏登场也等闲,若他动色到柴关。”
【袍泽之谊】
«拼音»:páo zé zhī yì
«释义»:袍泽:长袍与内衣,泛指军队中的同事。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友谊
«出处»:《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最后一个字是袍的成语
【割须换袍】
«拼音»:gē xū huàn páo
«释义»:须:胡须。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
«出处»: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
【割须弃袍】
«拼音»:gē xū qì pào
«释义»: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秉笏披袍】
«拼音»:bǐng hù pī páo
«释义»:秉:执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披袍:身穿官服。比喻做官
«出处»:明·无名氏《破风诗》第二折:“圣朝辅佐必良才,野有贤人久困埋,今朝察访当推举,秉笏披袍拜御阶。”
【方巾长袍】
«拼音»:fāng jīn cháng páo
«释义»: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出处»:鲁迅《病后杂谈之余》:“国画呢,方巾长袍,或短褐椎髻,从没有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
【擐甲披袍】
«拼音»:huàn jiǎ pī páo
«释义»:擐:穿;披:穿着。身披铠甲,穿上战袍。指准备战斗
«出处»: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且熟练地运用成语,会显得此人很有文化素养、有水平、有口才。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先从这篇袍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开始学习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