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成语呢?因为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掌握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了解汉语的精髓。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下独字开头的成语吧。
第一个字是独字的成语
【独具匠心】
«拼音»:dú jù jiàng xīn
«释义»: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出处»: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独占鳌头】
«拼音»:dú zhàn áo tóu
«释义»: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独学寡闻】
«拼音»:dú xué guǎ wén
«释义»: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出处»:《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独立不群】
«拼音»:dú lì bù qún
«释义»:独立:突出,超群;不群:卓异。比喻超群出众
«出处»:《旧唐书·韦陟传》:“陟自幼风标整峻,独立不群,安石尤爱之。”
【独行独断】
«拼音»:dú xíng dú duàn
«释义»:同“独断独行”。
«出处»: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最后一个字是独的成语
【鳏寡惸独】
«拼音»:guān guǎ gū dú
«释义»: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惸,无兄弟。同“鳏寡孤独”。。
【孤寡鳏独】
«拼音»:gū guǎ guān dú
«释义»:泛指没有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人。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鳏寡茕独】
«拼音»:guān guǎ qióng dú
«释义»: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
«出处»:唐 李白《虞诚令李公去思颂碑》:“公勖之亲邻,厄以凶事,而鳏寡茕独,众所赖焉。”
【矜贫恤独】
«拼音»:jīn pín xù dú
«释义»: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
«出处»:《魏书 高闾传》:“甄忠明孝,矜贫恤独,开纳谠言,抑绝谗佞。”
【鳏寡孤独】
«拼音»:guān guǎ gū dú
«释义»:鳏:年老无妻;寡:年老无夫;孤:年幼丧父;独:年老无子。失去配偶或老年丧子;幼年丧父的人。也泛指无劳动力又无亲人赡养的人。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关于独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就介绍完啦,可能对现代人来说,学习成语好像并不是十分必要的。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作为中华儿女,学习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素养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