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时间、机会:趁早。趁机。趁势。趁火打劫(趁人家发生火灾时去抢劫,喻在别人危难时乘机去捞好处)。趁热打铁。
◎ 搭乘:趁车。趁船。
◎ 逐,追赶:“花底山蜂远趁人”。
◎ 往,赴:趁墟(赶集)。趁熟(逃荒到丰收之处)。
◎ 富有:趁钱。趁几身衣服。
◎ 古同“称”,适合。
详细字义
◎ 趁
趂 chèn
〈动〉
(1) (形声。本义:追逐)
(2) 同本义 [chase;pursue]
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疾趁(急追);趁逐(追逐;追求);趁赶(追逐)
(4) 乘便 [avail oneself of]。如:趁年轻时候;趁势(利用有利的形势、时机);趁早;趁时;乘便(利用有利时机)
(5) 满足,遂。用同“称” [satisfy]。如:趁心如意(遂心满意);趁意(称心;满意)
词性变化
◎ 趁 chèn
〈介〉
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利用某种条件、某个时间或机会进行某种事情 [while]。如: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
[①][chèn]
[《廣韻》丑刃切,去震,徹。]
亦作“趂1”。
(1)追逐;追赶。
(2)驱逐;驱迫。
(3)赶赴;奔赴。
(4)指快步行走。
(5)追求;寻取。
(6)随着;沿着。
(7)凑和;顺着。
(8)乘便;乘机。
(9)指凭借;依靠。
(10)乘坐;搭乘。
(11)面对;面临。
(12)挣;赚。
(13)方言。拥有。
(14)通“稱”。满足;相副。
(15)通“襯”。衬垫。
(16)通“襯”。陪衬;衬托。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 宋朝·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唐朝·颜仁郁《农家》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宋朝·岳飞《池州翠微亭》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宋朝·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宋朝·周邦彦《兰陵王·柳》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朝·高鼎《村居》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宋朝·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元朝·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宋朝·周邦彦《兰陵王·柳》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宋朝·岳飞《池州翠微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