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蔓蔓”,多用于合成词,如蔓草、蔓延等。[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扩展滋生。
详细字义
◎ 蔓 mán
另见 màn;wàn
词性变化
◎ 蔓 màn
〈动〉
(1) 蔓延;滋长 [creep]
野有蔓草。——《诗·郑风·野有蔓草》。传:“延也。”
敛蔓于野。——《诗·唐风·葛生》
不蔓不枝。——宋· 周敦颐《爱莲说》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2) 又如:蔓生(蔓延生长);蔓衍(扩展延伸);蔓草(蔓延滋生的草);蔓连(延伸串联);蔓蔓(滋长延伸的样子)
(3) 攀引,缠绕 [twine]。如:蔓引(如瓜蔓相互的牵连);蔓蔓(纠缠难察的样子)
◎ 蔓 màn
〈形〉
(1) 杂乱 [mixed and disorderly]。如:蔓说(杂乱没有系统的言论);蔓悴(衰颓杂乱);蔓辞(杂乱繁琐的文字)
(2) 另见 mán;wàn
基本词义
◎ 蔓 wàn
〈名〉
(1) [口]∶蔓生植物的细长不能直立的枝茎 [a tendrilled vine]。如:这棵黄瓜爬蔓了;瓜蔓;压蔓
(2) 另见 mán;màn
[①][màn][wàn]
[《廣韻》無販切,去願,微。]
亦作“1”。
(1)(或读wàn)草本蔓生植物的细长不能直立的枝茎。
(2)比喻矿脉。
(3)蔓延;滋长。
(4)姓。楚有蔓成然。见《通志·氏族三》。
[②][mán]
[《廣韻》母官切,平桓,明。]
亦作“2”。
见“蔓2菁”。
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宋朝·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不见野蔓草,蓊蔚有华姿。—— 唐朝·柳宗元《茅檐下始栽竹》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宋·周敦颐《爱莲说》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魏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 唐朝·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唐朝·王昌龄《斋心》
桂林蒲萄新吐蔓,武城刺蜜未可餐。—— 唐朝·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 唐·李端《鲜于少府宅看花》
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 唐朝·杜甫《渼陂行》
犬吠柴门枫叶下,一篱寒日蔓丝瓜。—— 元·刘崧《和溪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