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思想,它展现出了汉语丰富的内涵,学习和掌握成语是永不落伍的行为,今天我们来了解下捏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吧。
第一个字是捏字的成语
【捏手捏脚】
«拼音»:niē shǒ niē jiǎo
«释义»:形容轻手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捏手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
【捏怪排科】
«拼音»:niē guài pái kē
«释义»:作怪、捣鬼、为难之意。
«出处»: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着那等干眼热滑张杓,任从那些打草惊蛇,尽教他捏怪排科斯间谍。”
【捏脚捏手】
«拼音»:niē jiǎo niē shǒu
«释义»:放轻手脚走路,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唐牛儿捏脚捏手,上到楼上。”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分付已毕,太尉便同一人过去,捏脚捏手,轻轻走到韩夫人窗前。”
【捏一把汗】
«拼音»:niē yī bǎ hàn
«释义»: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4回:“范訇等在关上,看见督戎追斐豹,慌捏一把汗。”
【捏捏扭扭】
«拼音»:niē niē niǔ niǔ
«释义»:身体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1回:“须知有一种不自重的女子,专欢喜涂脂抹粉,见了人,故意的捏捏扭扭,躲躲藏藏的。”
第四个字是捏的成语
【东扭西捏】
«拼音»:dōng niǔ xī niē
«释义»:扭捏作态,不爽快。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扭扭捏捏】
«拼音»:niǔ niǔ niē niē
«释义»:形容走路故作娇态或有意做作。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爽快、不大方。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那般娇娇啻啻,扭扭捏捏,就象那老怪的行动。”
许多成语是由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演绎而成的,学习和运用成语能使我们知古鉴今,以史为镜,是十分有价值的。希望大家可以将捏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活学活用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