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耸听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wēi yán sǒng tīng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耸;不能读作“cónɡ”。
成语释义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成语出处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成语用法
危言耸听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辩形
危言耸听和“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了吃惊的意思。但危言耸听指的是歪曲、捏造无中生有的事;可用于目的、动机;“骇人听闻”指惊人的残暴、惨毒、卑劣的事实。
成语典故
- 有一次,东晋顾恺之和桓玄,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谈笑取乐。他们约定说“危语”(用一句话形容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桓玄说:“矛头秫米剑头炊。”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矛和利剑的尖头当米煮饭吃;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意思是说年过百岁的老头悬挂在枯萎的树枝上;顾恺之说:“井上轱辘卧婴儿。”井上的轱辘容易滚动,婴儿躺在上面非常危险。后人就把这种夸大形式吓唬人叫做危言耸听。
成语造句
1.你别这样危言耸听我知道这件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
2.他说的那些话,根本就是危言耸听,不足采信。
3.有些相士喜欢危言耸听,藉机敛财。
4.人口爆炸,国家怎能强盛起来?这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危言耸听,凡是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人都会这么想的。
5.你老喜欢危言耸听,弄得人心惶惶,对你有什么好处?
成语翻译
英语:exaggerate just to scare people
日语:誇大(こだい)な話(はなし)をして人(ひと)を驚(おどろ)かす
俄语:умышленно запугивать
德语:mit furchteinflǒβenden Reden einschüchtern
法语:impressionner les auditeurs par des déclarations sensationnelles
成语接龙
危言耸听——
听之不闻—— 闻一增十—— 十一而税
字义分解
◎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 姓。
◎ 高起,直立:高耸入云。耸立。耸拔。耸峙。
◎ 惊动:耸动。耸人听闻。
◎ 聋:耸昧(又聋又瞎,引申为昏聩)。
◎ 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
◎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听计从。
◎ 任凭,随:听任(rèn )。听凭。听之任之。
◎ 治理;判断:听讼(审理案件)。听政。
◎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一听可口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