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饥似渴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rú jī sì kě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似;不能读作“shì”。
成语释义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成语用法
如饥似渴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典故
- 三国时期,曹操原打算立曹植为太子,引起长子曹丕的妒恨。曹丕即位,多次迫害曹植,三次更换他的封地。223年,曹丕要曹植、曹彰、曹彪三人到京都朝会,曹植因故不能去,就上一道奏章向曹丕请罪说:“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成语造句
1.他如饥似渴地欣赏着丝绒地毯。
2.同学们在课堂如饥似渴的学习。
3.我把它买了下来,我回到家里如饥似渴的独立起来。
4.我如饥似渴,贪得无厌地饱读这里的大量藏书。
5.他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大量科技书籍。
成语翻译
英语:hunger and thirst for
日语:むさぼるようである,非常(ひじょう)に切実(せつじつ)である
俄语:как манны небесной ждать
德语:begierig <voll heftigen Verlangens>
字义分解
◎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 到,往:如厕。
◎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与,和:“公如大夫入”。
◎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 表示举例:例如。
◎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 姓。
◎ 相类,像:相(xiāng )似。类似。似是而非。
◎ 好像,表示不确定:似乎。似应如此。
◎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似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