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谀奉承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ē yú fèng chéng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阿;不能读成“ā”。
成语释义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成语用法
阿谀奉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讨好拍马。
成语辩形
阿谀奉承和“阿谀逢迎”都有“迎合别人心意说好听的话”的意思;常通用。但阿谀奉承宜用于强调“曲意迎合别人的心思”。
成语造句
1.民族主义者认为菲政府阿谀奉承过去的主人美国。
2.对卑鄙、奸诈、虚伪、阿谀奉承、敌意等特点评价最低。
3.不要阿谀奉承;不要勉强别人和你一起玩乐。
4.山姆,一定要提防阿谀奉承之徒对你的甜言蜜语。
5.他说,这位先生是他所见到的最有胆识的人,这种阿谀奉承未免过于露骨。
成语翻译
英语:flatter and toady
日语:おべっかを蕍う,阿諛追従(あゆついじゅう)
俄语:лебезить
德语:jn/jm lobhudeln
字义分解
◎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举杯祝酒)。奉献。奉祀。奉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奉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告。奉还(huán )。奉陪。奉劝。奉迎(a.敬辞,迎接;b.奉承)。奉赠。
◎ 信仰:信奉。素奉佛教。
◎ 供养,伺候:奉养。供奉。侍奉。
◎ 姓。
◎ 古同“俸”,薪金。
◎ 在下面接受,托着:承重。承受。
◎ 担当,应允:承担。承当。承包。承做。承认。
◎ 受到,蒙受:承蒙。承恩(蒙受恩泽)。
◎ 继续,接联:继承。承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承前启后。
◎ 顺从,迎合:奉承。承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