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缓兵之计

缓兵之计

基础信息
  • 成语读音:huǎn bīng zhī jì
  •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缓;不能读作“yuán”。
  • 成语释义

    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成语用法

    缓兵之计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成语辩形

    计;不能写作“技”。

    成语典故

    • 三国时期,孔明与司马懿在祁山作战。蜀军消灭了魏军大将郭淮、孙礼,占领了武都、阳平。张郃、戴陵等率军前去救援,被孔明打败。双方对峙了半月。孔明见司马懿不敢出战,用撤军的缓兵之计,诱使司马懿驱兵追赶,司马懿中计大败

    成语造句

    1.二人相商,教王政往请求和休戈,以行缓兵之计

    2.反对者则抱怨道,这个提案根本就是为了榨取更多社会财富和政府职位而做出的缓兵之计

    3.巴布罗斯基表示:“至少在我看来,当时董事会选择吉姆是一个缓兵之计。”。

    4.虽然内塔尼亚胡暂时支持和谈以作为缓兵之计,但他所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却希望将巴勒斯坦土地收归以色列国所有。

    5.本来这次小儿子和其他子女达成赡养协议,他们以为他已经会承担起自己的那份义务,没想到那只是小儿子的“缓兵之计”,他根本无心供养父母。

    成语辨析
    成语翻译

    英语:trick to gain time

    俄语:план на выигрыш во врéмени

    德语:Verschleppungstaktik <Hinhalte,Verzǒgerungsmanǒver>

    法语:stratagème pour retarder l'ennemi <moyen dilatoire>

    成语接龙
  • 缓兵之计—— 计上心头—— 头一无二—— 二三其德—— 德以抱怨—— 怨入骨髓
  • 字义分解
    ◎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 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核算:计时。计量(liàog )。计日程功。
    ◎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计。湿度计。
    ◎ 主意,策略:计策。计谋。
    ◎ 谋划,打算:计划。计议。
    ◎ 姓。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