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残兵败将联合式;作宾语;用于指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
残兵败将和“散兵游勇”;都可指被战败的军队。但残兵败将着重强调“残”、“败”;即被击溃、残存的势力;“散兵游勇”着重强调“散”、“游”;即没人统率;没有组织;独自行动的人;残兵败将还可戏称在竞赛中失败的对方。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1.敌人的残兵败将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2.虽然敌方剩下的只是残兵败将,但是困兽犹斗,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
3.屡遭失败的田大胡子,领着残兵败将盘踞在卧龙岭,企图凭险顽抗。
4.他前来收拾这些残兵败将。
5.他手下只有一些残兵败将.
英语:remnants of a defeated army
日语:敗残将兵(はいざんしょうへい)
俄语:жáлкие остáтки разбитых войск
法语:troupe en derouté <vaincus>
伤病员缴了司令的枪(打一成语) | 孤卒逼宫定胜局(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