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糊不清,对事理全无所知:茫然。茫昧。
◎ 遥远,面积大,看不清边沿:茫茫。茫漠。渺茫。
详细字义
◎ 茫 máng
〈形〉
(1) (形声。从水,芒声。本义:水浩大的样子)
(2) 同本义 [boundless and indistinct]
茫乎其若迷。——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茫无涯际(茫无边际。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4) 迷蒙不明;模糊不清 [puzzled;bewildered;confused;vague]
茫乎昧乎,未之尽者。——《庄子·天下》
(5) 又如:茫洋(广大无垠的样子);茫乎(芒乎。茫然。无所知的样子);茫如(茫然。谓无所知);茫无所知(一点也不知道);茫茫荡荡(辽阔深远而又模糊不清);茫昧(幽暗不明,模糊不清)
[①][máng]
[《廣韻》莫郎切,平唐,明。]
亦作“汒2”。
(1)广阔无边的样子。
(2)迷濛,模糊不清。参见“茫昧”。
(3)通“忙”。急遽。
(4)通“恍”。参见“茫惚”。
(5)见“茫浪”。
(6)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参见“茫蠻”。
(7)姓。宋有茫端巨。见《万姓统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宋朝·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宋朝·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唐朝·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唐朝·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宋朝·欧阳修《晚泊岳阳》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宋朝·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唐朝·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唐朝·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 宋朝·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宋朝·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