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的支流:九派(指长江支流之多)。
◎ 一个系统的分支:派系。派别。派性。党派。
◎ 作风,风度:正派。气派。派势。派头。
◎ 分配,指定:派赴。派驻。派遣。委派。
◎ 指摘:派不是。
◎ 量词(a.用于派别,如“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b.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国风光”)。
详细字义
◎ 派 pā
另见 pài
词性变化
◎ 派 pài
〈动〉
(1) 派遣;差遣 [appoint;send;dispatch]。如:派散(分派散发);派人去办;派拨(调遣);选派(挑选派遣)
(2) 分配;分摊 [distribute]。如:派粮;派款;摊派;派索(摊派索取);派开(分配开来);派征(摊派征收);派取(分摊收取);派赏(分配赏给)
(3) 安排 [arrange]。如:派拨(安排)
(4) 指责 [别人的过失] [censure]。如:派不是(指责;数落)
◎ 派 pài
〈量〉
(1) 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 [referring to scenery,meteorology,sound,languages,etc.]。如: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
(2) 另见 pā
[①][pài]
[《廣韻》匹卦切,去卦,滂。]
亦作“沠1”。
(1)江河的支流。
(2)泛指江河的流水。
(3)水分道而流;使水分道而流。
(4)政治立场、学术主张、创作方法或作风、习气等相同的人形成的小团体或派别。
(5)宗族的分支。
(6)派遣;委派。
(7)区分;分。
(8)分配,分摊。
(9)指摘。
(10)气派;风度。
(11)估计,猜想。
(12)量词。犹片,阵。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言语等。
[②][pā]
见“派2司”。
一派青山景色幽, 前人田地后人收。。—— 宋朝·范仲淹《书扇示门人》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清朝·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 清朝·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清朝·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近代·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唐朝·李白《金陵望汉江》
老天不管人憔翠,一派黄河九遍清。—— 元朝·白朴《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楚县入青枫,长江一派通。—— 唐·李端《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长江九派人归少,寒岭千重雁度迟。—— 唐朝·皇甫冉《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