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详细字义
◎ 北 běi
〈名〉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north]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败逃的军队 [defeated troops]
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战国策·燕策一》
(4) 姓
词性变化
◎ 北 běi
〈动〉
(1) 败北 [be defeated]
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 败逃 [retreat]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另见 bèi
[①][běi]
[《廣韻》博墨切,入德,幫。]
(1)方位名。与“南”相对。清晨面对太阳时左手的一边。
(2)指向北去;向北。
(3)败;败逃。
(4)指科举考试失利而落第。
(5)指败逃者。
[②][bèi]
[《集韻》補妹切,去隊,幫。]
“背1”的古字。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唐朝·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唐朝·孟浩然《田家元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朝·高适《别董大二首》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唐朝·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先秦·诗经《北风》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近代·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汉朝·张衡《四愁诗》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唐朝·西鄙人《哥舒歌》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宋朝·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宋朝·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