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拼音:biàn
  • 部首:辛(辛字旁)
  • 总笔画:16
  • 康熙字典笔画:21
  • 86五笔:UYUH
  • 98五笔:UYUH
  • 笔顺:捺横捺撇横横撇捺折捺横捺撇横横竖
  • 声调:上声
  • 结构:左中右结构
  • 汉字五行:水
起名数据参考
名字中含该字的性别分布
含辩字的姓氏比例
基本解释

◎ 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分辩(亦作“分辨”)。争辩。答辩。辩白。辩驳。辩护。辩解(jiě)。辩论。辩士。辩证。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辯 biàn 
〈动〉
(1) (形声。从言,辡( 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2) 同本义 [argue;debate]
辩,治也。——《说文
辩其狱讼。——《周礼·乡士》
分争辩讼。——《礼记·曲礼》
辩者言之信。——《韩非子·八经》
勿辩乃司。——《·酒诰》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辩证;辩日(古代传说辩论太阳离地球远近的故事)
(4) 分别,辨别。通“” [distinguish]
辩其功苦。——《国语·齐语》
若白墨之于目辩。——《淮南子·滫务》
目能辩色,耳能辩声。——东汉· 仲长统《昌言·理乱》
(5) 又如:辩章(辨别彰明。同辨章);辩析(辨别分析);明辩是非;辩白(申辩明白。同辨白)
(6) 治理,办理 [manage;handle]
辩治百官,领理万事。——《淮南子·泰族》
词性变化

辯 biàn 
〈形〉
(1) 有口才,善言辞 [adept at talk]
子言非不辩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辩武(善辞令的人。即辩士);辩人(善于辞令的人。如说客之流);辩捷(能言善辩,口才敏捷);辩口(口才便捷,善于辩论)

汉语字典

[①][biàn]
[《廣韻》符蹇切,上獮,並。]
2”的被通假字。“1”的繁体字。
(1)治理。
(2)指治理的才干。
(3)驳正。
(4)谓叙事、说理明白清楚。
(5)指明了,了解。
(6)敏慧,聪明。
(7)争辩;辩论。
(8)指论说、分析。
(9)谓言辞或文辞华美、巧妙。
(10)指华美巧妙的言辞或文辞。
(11)巧言;会说话。
(12)指文辞雄辩。
(13)通“”。辨别;区分。
(14)通“”。不同,差异。
(15)通“”。
(16)通“”。都,全。
(17)通“”。指一个过程完毕。
(18)通“”。古时祭祀时用的半体牲。
(19)通“”。
(20)通“”。备办。
(21)文体名。
[②][pián]
[《集韻》毗連切,平,並。]
通“便2”。“2”的繁体字。
参见“2佞”、“2辯”。
[③][biǎn]
3”的繁体字。通“1”。
减损。

说文解字
拼音:biàn ;
解释:【卷十四】【辡部】辯治也。从言在辡之閒。符蹇切文二
古汉语字典

辩古汉语字典解释

biàn
〈动词〉争论;争
《两小儿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斗。”
〈动词〉申辨;解。
《中山狼传》:“狼亦巧不已以求胜。”
〈形容词〉有口才,能言善
《信陵君窃符救赵》:“及宾客士说王万端。”
〈形容词〉动听。
《五蠹》:“子言非不也。”
〈动词〉通“辨”,分辨;辨别。
《望洋兴叹》:“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牛马。”
字源演变
  • 說文
  • 辩
  • 「辯」 說文‧辡部
  • 楷書
  • 辩
  • 「辩」
  • 楷書
  • 辩
  • 「辯」
  • 楚系簡帛
  • 辩
  • 「辯」 郭.五.37
  • 秦系簡牘
  • 辩
  • 「辯」 睡.為15
字形对比
  • 辩
  • 内地
  • 辩
  • 台湾
  • 辩
  • 香港
异体字
  • 辩
  • 辩
  • 辩
带该字的诗句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宋朝·谢逸《送董元达》

英雄肯落他人手,独遣谋臣谈辩口。—— 宋·刘翰《玉斗歌》

嘲辞斗诡辩,活火烹新茶。—— 宋朝·李清照《晓梦》

含该字的男孩名字
秦辩荣 桑辩瑞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与该字同音的字
与该字同部首的字
与该字同笔画的字
与该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