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 高:嵩峦(高耸的峰峦)。嵩呼(亦称“山呼”)。
详细字义
◎ 嵩
崧 sōng
〈形〉
(1) 山高 [high;lofty]
嵩,中岳嵩,高山也。——《说文新附》
嵩,高也。——《尔雅·释诂》
山大而高曰嵩。——《释名·释山》
崧高维岳。——《诗·大雅·崧高》
(2) 又如:嵩呼(祝颂皇帝,高呼万岁);嵩崇(高大);嵩峦(高峻的峰峦)
词性变化
◎ 嵩 Sōng
〈名〉
中国山名 [Song mountain]。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高峰有三:东为太室山(1,440米),中为峻极山,西为少室山。如:嵩岳之妃(指嵩山神的夫人灵妃)
[①][sōng]
[《廣韻》息弓切,平東,心。]
亦作“崧1”。
(1)山高。
(2)中岳嵩山的简称。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唐朝·王维《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唐朝·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唐朝·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唐朝·孟郊《洛桥晚望》
袖拂紫烟去,去时应过嵩少间,相思为折三花树。—— 唐朝·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宋朝·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嵩阳若兴黄山比,独少灵砂一道泉。—— 宋·宋无名氏《黄山》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宋·朱彦《游黄山》
黄山敌嵩阜,三十六嵯峨。—— 宋·崔鶠《新安四咏·其三》
六鳌排浪回嵩岳,三峡轰雷下禹门。—— 清·百龄《汴梁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