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马鞍。鞍鞒。鞍韂(chàn )(马鞍和垫在马鞍下面的东西。亦称“鞍鞯”)。
详细字义
◎ 鞍 ān
〈名〉
(1) (形声。从革,安声。本义:马鞍) 同本义 [saddle]
鞌,鞁具也。——《说文》
令皆下马解鞍。——《汉书·李广传》
投鞌高如城者数所。——《汉书·韩安国传》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史记·留侯世家》。
(2) 又如:鞍桥(指马鞍。因马鞍的形状像桥而得名);鞍辔(骑马的用具。鞍为坐具,辔为控马的缰束)
[①][ān]
[《集韻》於寒切,平寒,影。]
亦作“鞌1”。
(1)鞍子。
(2)古地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济南市。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唐朝·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唐朝·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唐朝·万楚《骢马》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唐朝·王昌龄《出塞二首(秦时明月汉时关)》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唐朝·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唐朝·王昌龄《青楼曲二首(白马金鞍从武皇)》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唐朝·李白《王昭君二首》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唐朝·李白《白马篇》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明朝·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唐朝·李白《侠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