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 浅绛色:檀口(形容红艳的嘴唇)。
◎ 〔檀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
◎ 〔紫檀〕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
◎ 姓。
详细字义
◎ 檀 tán
〈名〉
(1) (形声。从木,亶( dǎn)声。本义:木名。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榆科的青檀)
(2) 同本义 [sandalwood]
檀,檀木也。——《说文》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3) 又如:檀车(古代车子多用檀木为之,故称);檀板(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檀柘(檀树与柘树);檀桐(檀木与桐木);檀槽(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
(4) 香木檀的省称,即檀香 [sandalwood]。如:檀印(檀香);檀林(旃檀之林。佛寺的尊称);檀香扇(用檀香木做骨架的扇)
(5) 情郎 [fancy man]。如:檀奴(檀郎,女子对丈夫或情郎的昵称);檀郎谢女(喻指多才而钟情的青年男女)
(6) 姓
词性变化
◎ 檀 tán
〈形〉
浅红色,浅绛色 [light red]。如:檀口香腮(比喻女子的嘴和脸红而香);檀口(女子粉红色的嘴唇);檀子(浅红色颜料)
◎ 檀 tán
〈动〉
布施 [alms]。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如:檀那国(佛语。指没有邪恶凶杀,人们都好善乐施的理想国度);檀越(檀主,檀那。施主)
[①][tán]
[《廣韻》徒干切,平寒,定。]
(1)木名。
(2)香木栴檀的省称。即檀香。
(3)形容味香。参见“檀粉”。
(4)浅红色;浅赭色。
(5)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参见“檀越”、“檀維”、“檀龕”。
(6)姓。春秋鲁有檀弓。见《礼记·檀弓上》。
[②][tǎn]
见“檀2檀”。
[③][shàn]
[《集韻》時戰切,去綫,襌。]
(1)人名用字。春秋有饔人檀。见《集韵·去綫》。
(2)通“擅”。参见“檀3美”。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唐朝·罗隐《七夕(络角星河菡萏天)》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宋朝·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宋朝·孙光宪《河传·花落》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宋朝·李清照《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唐朝·李贺《美人梳头歌》
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唐朝·秦韬玉《牡丹》
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嫩节留馀箨,新业出旧阑。—— 唐朝·王维《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唐朝·罗隐《牡丹》
时添瀑布新瓶水,旋换旃檀旧印灰。—— 唐朝·齐己《自贻》
迩来便止于匡霍,瀑布千寻喷冷烟,旃檀一枝翘瘦鹤。—— 唐朝·贯休《寄大愿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