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集,丛凑,或丛聚成的堆或团:簇拥。簇聚。簇生。簇居。花团锦簇。
◎ 〔簇新〕极新,常用来形容衣服。
◎ 量词,用于聚集成团的东西:一簇鲜花。
详细字义
◎ 簇 cù
〈动〉
(1) (形声。从竹,族声。本义:小竹丛生)
(2) 同本义 [(of bamboolet) grow thickly]
簇,小竹丛生也。——《正字通》
(3) 丛集;聚集 [accumulate]
律中太簇,言万物始簇而生。——《史记·独断》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4) 又如:簇集(聚集);簇带(簇戴。成簇插载);簇合(集合,围拢);簇行(积叠陈列果物于盘上)
(5) 围着,拥着 [huddle]。如:簇捧(众人围随,簇拥);簇饤(用果品或其他食物在盘中摆列的花样)
词性变化
◎ 簇 cù
〈名〉
通“蔟”。蚕山 [a bundle of straw]。如:簇箔(蚕吐丝时承蚕用的圆形竹器);簇蚕(让蚕上簇作茧)
◎ 簇 cù
〈量〉
(1) 相当于“丛”密集的或长在一块儿但不粘在一起的一丛 [bunch;cluster;agglomerate head]
桃花一簇开无主。——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 又如:一簇鲜花;一簇红霞;一簇房屋
◎ 簇 cù
〈副〉
很,全——表示程度 [very]。如:簇新(极新)
[①][cù]
[《廣韻》千木切,入屋,清。]
(1)丛集;聚集。
(2)犹蹙,皱起。
(3)围着,拥着。
(4)装满。
(5)供蚕吐丝作茧的用具。多用庄稼秆扎成。
(6)用同“鏃”。箭头。参见“簇羽”。
(7)量词。
(8)见“簇新”。
(9)用同“促”。参见“簇拍”。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宋朝·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唐朝·韦庄《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 宋朝·周邦彦《万里春·千红万翠》
阳影里,见一簇寒蝉衰柳。—— 元·高明《商调·二朗神》
雨洗清明万象鲜,满城车马簇红筵。—— 唐朝·皮日休《登第后寒食杏园有宴,因寄录事宋垂文同年》
蓼芽蔬甲簇青红,盘箸纷纷笑语中。—— 宋朝·陆游《立春前七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
梧桐一叶西风里,对斜阳、好个团簇。—— 清朝·吴潜《桂枝香·三年海国》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宋朝·赵恒《劝学诗》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清朝·袁枚《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明朝·丘浚《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