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扬的灰土:尘土。尘埃。尘垢。尘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尘。烟尘。甚嚣尘上。望尘莫及。
◎ 佛家、道家指人间:红尘。尘世。
详细字义
◎ 尘
塵 chén
〈名〉
(1)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2) 同本义 [dust]
湫隘嚣尘。——《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
尘埃也。——《庄子·逍遥游》
而游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
朱尘筵些。——《楚辞·招魂》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渭城朝雨浥轻尘。——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又如:浮尘;降尘;灰尘(尘土);一尘不染;尘封(盖满灰尘);尘涓(尘埃与一滴水。比喻细微);尘芥(尘土与草芥。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尘沙(因风飞扬的灰沙)
(4) 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dirty thing]
春不得避风尘。——晁错《论贵粟疏》
惊尘蔽天。——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尘陋(凡俗浅陋)
(6) 尘世,人世间,俗间。又称:尘间;尘浊;尘市;尘域;尘堀;尘区;尘海 [the world]。如:红尘(旧称繁华的社会,也泛指人世间);尘凡(凡尘;尘世)
(7) 踪迹;业迹 [trace]。如:步后尘;前尘(遗尘。从前的或从前经历的事)
(8) 重量单位。十埃为“尘” [chen]
(9) 姓
词性变化
◎ 尘
塵 chén
〈动〉
(1) 蒙上灰尘,弄脏 [stain;dirt]
无将大车,祗自尘兮。——《诗·小雅·无将大车》
(2) 又如:尘颜(尘容);尘黩(玷污);尘面(尘污的脸面);尘目
谦词,有污尊目
[①][chén]
[《廣韻》直珍切,平真,澄。]
“尘1”的繁体字。
(1)飞扬的灰土。
(2)污染。
(3)多用作自谦之词。
(4)踪迹。
(5)世俗。宗教称俗世,隐者称仕途皆曰尘。如佛教称人间为尘,道家称一世为“一塵”。
(6)久。
(7)比喻战事;祸乱。
(8)极小的计量单位。
(9)承尘的简称。即天花板。
(10)姓。明代单县有尘铎。见《单县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唐朝·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唐朝·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宋朝·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宋朝·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宋朝·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清朝·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宋朝·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唐朝·王冕《白梅》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唐朝·李商隐《赠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