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暑天。暑热。暑假。酷暑。
◎ 中医学“六淫”之一。
详细字义
◎ 暑 shǔ
〈形〉
(1) (形声。从日,者声。本义:炎热) 同本义 [heat]
暑,热也。——《说文》。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一寒一暑。——《易·系辞》
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土润溽暑。——《礼记·月令》
寒暑燥湿风火。——《《素问·天玄纪大论》
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韩非子·人间训》
乌兽稀毛,其性能暑。——晁错《言守边备塞疏》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暑溽(夏天闷热的气候);暑岁(炎热干旱的年岁);暑夏(炎热的夏季);暑寒(天气炎热与寒冷);暑湿(炎热潮湿)
词性变化
◎ 暑 shǔ
〈名〉
(1) 炎热的日子 [hot weather]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易·系辞下》
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2) 夏季 [summer]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列子·汤问》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暑月(夏月);暑雨(夏季的雨);暑伏(夏季中的伏时。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暑雨祁寒(夏大雨,冬大寒);暑夜(炎夏之夜)
[①][shǔ]
[《廣韻》舒吕切,上語,書。]
(1)炎热;炎热的夏季。
(2)中医术语。病因“六淫”之一属阳邪,易在夏季致病。
【卷七】【日部】暑
熱也。从日者聲。舒呂切
暑,天气热。字形采用“日”作边旁,“者”是声旁。
????也。暑與熱渾言則一。故許以熱訓暑。析言則二。故大雅。溫隆蟲蟲。毛云。溫溫而暑。隆隆而雷。蟲蟲而熱也。暑之義主謂溼。熱之義主謂燥。故溽暑謂溼暑也。釋名曰。暑,煑也。如水煑物也。熱,爇也。如火所燒爇也。从日。者聲。舒吕切。五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暑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 宋朝·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清朝·吴潜《鹊桥仙·扁舟昨泊》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 宋朝·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明朝·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元朝·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 唐朝·王维《赠吴官》
近重午。燎银篝、暗薰溽暑。—— 宋朝·姜夔《越女镜心·别席毛莹》
暑气难禁,天地炎蒸甚,闲行近绿阴。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元朝·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关中寒食雨,湖上暑衣天。—— 唐·李频《送狄明府赴九江》
忘怀日已久,三度移寒暑。今日一伤心,因逢旧乳母。—— 唐朝·白居易《念金銮子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