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照乐(yuè ㄩㄝˋ)律发声:唱歌。唱腔。唱段。唱功。唱和(hé ㄏㄜˊ)。歌唱。
◎ 高呼,大声叫:唱名。唱收。
◎ 歌曲:唱个唱儿。
◎ 古同“倡”,倡导。
◎ 姓。
详细字义
◎ 唱 chàng
〈动〉
(1)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2) 同本义 [precent]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4) 倡导;发起。后作“倡” [promote]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6) 歌唱,吟咏 [sing]。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7) 表演 [play]。如:唱白脸
(8) 叫,呼 [call out;cry]。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词性变化
◎ 唱 chàng
〈名〉
歌曲 [song]。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①][chàng]
[《廣韻》尺亮切,去漾,昌。]
亦作“誯1”。
(1)领唱;领奏。
(2)倡导;发起。后作“倡”。
(3)歌唱;吟咏。
(4)谓动物鸣叫。
(5)称道;赞扬。
(6)叫喊,高呼。
(7)特指唱票,唱名。
(8)扬言;宣扬。
(9)古代诗体名。
(10)诗文创作。参见“絶唱”。
(11)曲调;唱词。
(12)真是,正是。也作暢。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清朝·徐锡麟《出塞》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宋朝·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宋朝·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唐朝·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唐朝·李白《苏台览古》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宋朝·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清朝·袁枚《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宋朝·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唐朝·郑谷《鹧鸪(暖戏烟芜锦翼齐)》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唐朝·罗邺《早发(一点灯残鲁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