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边平地,小洲:汀洲。绿汀。汀线(海岸被海水侵蚀而成的线状痕迹)。
详细字义
◎ 汀 tīng
〈名〉
(1) (形声。从水,丁声。本义:水平)
(2) 同本义 [level]
汀,平也。——《说文》。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水平谓之汀,因之洲渚之平谓之汀。” 徐锴注:“水岸平处。”
(3) 水边平滩 [waterside plat]
岸芷汀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汀渚(水中小洲或水边平地);汀葭(水边的芦苇);汀喷(水涯,水滨)
(5) 河流名。汀江 [Ting River]。在福建省西南部
(6) 古州名 [Ting prefecture]。唐置。故州治在福建省长汀县。辖境约当今福建省汀江、九龙溪流域
[①][tīng]
[《廣韻》他丁切,平青,透。]
水之平。引申为水边平地,小洲。
[②][tìng]
[《廣韻》他定切,去徑,透。]
义未详。
[③][dìng]
[《集韻》待鼎切,上迥,定。]
见“汀濘”。
【卷十一】【水部】汀
平也。从水丁聲。????,汀或从平。他丁切
平也。謂水之平也。水平謂之汀。因之洲渚之平謂之汀。李善引文字集略云。水際平沙也。乃引伸之義耳。从水。丁聲。他丁切。十一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汀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 宋朝·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宋朝·陆游《夜泊水村》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宋朝·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数树梨花,晚风吹堕半汀鹭。—— 宋朝·吴文英《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白鸟悠悠自去,汀洲外、无限蒹葭。—— 近代·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南北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唐朝·戴叔伦《题稚川山水(松下茅亭五月凉)》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宋朝·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朝·戴叔伦《苏溪亭》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唐朝·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