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长得杂乱:荒芜。芜城(田地荒芜长满乱草的旧城)。
◎ 乱草丛生的地方:平芜。
◎ 喻杂乱(多指文辞):芜杂(杂乱,没有条理)。芜词。芜劣(杂乱拙劣)。
详细字义
◎ 芜
蕪 wú
〈形〉
(1) (形声。从艸,无声。本义:土地不耕种而荒废)
(2) 同本义 [be overgrown with weeds]
田甚芜,仓甚虚。——《老子》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杨恽《报孙会宗书》
田园将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芜荒(荒芜);芜绝(荒芜断绝);芜蔓(荒芜;荒凉);芜废(荒废);芜荟(荒芜);芜蒌(野草);芜旷(犹荒芜)
(4) 杂乱 [(of writings) mixed and disorderly]
陆文深而芜。——《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芜音(声音多而杂乱。引申指音律不协畅);芜昧(不明,杂乱不清的样子);芜浅(杂乱浅陋);芜累(文字不够简炼,常有多余重复之处);芜漫(杂乱散漫)
词性变化
◎ 芜
蕪 wú
〈名〉
(1) 丛生的杂草 [thicket grass]
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颜延年《秋朝诗》
(2) 又如:芜没(指杂草丛生,隐没于其中);芜芜(草木茂密繁盛的样子)
(3) 姓
[①][wú]
[《廣韻》武夫切,平虞,微。]
“芜1”的繁体字。
(1)田地荒废;野草丛生。
(2)丛生的杂草。
(3)杂乱。
【卷一】【艸部】蕪
薉也。从艸無聲。武扶切
芜,草被割尽。字形采用“艸”作边旁,“无”是声旁。
薉也。从艸。無聲。武扶切。五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芜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宋朝·李廌《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 宋朝·吴文英《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唐朝·李白《秋思(春阳如昨日)》
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唐朝·鱼玄机《闺怨(春来秋去相思在)》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清朝·查慎行《晓过鸳湖》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南北代·薛道衡《昔昔盐》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唐朝·杜甫《画鹰》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宋朝·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唐朝·李商隐《隋宫》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宋朝·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