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详细字义
◎ 枣
棗 zǎo
〈名〉
(1) (会意。从双朿( cì)。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
(2) 同本义 [jujube;Chinese date]
枣,羊枣也。——《说文》
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尔雅》
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浣溪沙》
(3) 枣树所结的果实 [date]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梨栗枣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枣核(枣子的核);枣菜(枣子与蔬菜);枣脯(枣子制成的果干);枣榛(枣子与榛子);枣实(枣子);枣蔬(枣子与蔬菜)
[①][zǎo]
[《廣韻》子晧切,上晧,精。]
亦作“栆1”。“枣1”的繁体字。
(1)木名。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有直立或钩状刺,叶子卵形或长圆形。聚伞花序,小花,呈黄绿色,有花盘,多蜜。结核果,鲜嫩时黄色,成熟后紫红色,卵形、长圆形或球形,味甘甜,可食,亦供药用。木材坚硬,可供雕刻,或作车船、家具等。
(2)枣树的果实。
(3)姓。晋有枣据。见《晋书》本传。
【卷七】【朿部】棗
羊棗也。从重朿。子皓切
枣,羊枣。字形采用两个“朿”会义。
羊棗也。羊葢衍文。羊棗卽木部之梬。爾雅諸棗中之一。與常棗絕殊。不當專取以爲訓。葢此當云棗木也。棗樹隨地有之。盡人所識。赤心而外朿。非羊棗也。必轉寫妄改之誤。从重朿。釋木曰。槐,棘,醜喬。棘卽棗也。析言則分棗,棘。統言則曰棘。周禮。外朝九棘三槐。棘正謂棗。故注云。取其赤心而外刺。上句曰喬。故从重朿會意。子皓切。古音在三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枣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唐朝·李颀《送陈章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唐朝·杜甫《又呈吴郎》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清朝·王溥《咏牡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宋朝·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唐朝·杜甫《百忧集行》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 唐朝·白居易《寒食日过枣团店》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先秦·佚名《诗经》
小满已过枣花落,夏叶食多银瓮薄。—— 宋·邵定《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