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乔木,实扁圆,木材坚实,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榆荚。榆钱儿(即“榆荚”,像小铜钱)。榆面(以榆皮磨制成粉,用为黏剂)。榆塞(古称边塞植榆,故称边塞为“榆塞”)。桑榆暮景。
◎ 姓。
详细字义
◎ 榆 yú
〈名〉
(1) 榆树[elm]
榆,白枌。——《说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为枌也。荚可食,亦可为酱。
堇萱枌榆。——《礼记·内则》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庄子·逍遥游》
(2)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械、家具等。如:榆枋(借喻见识浅陋;也指眼界狭小);榆荚(古代钱币名称,汉代铸造)
[①][yú]
[《廣韻》羊朱切,平虞,以。]
“楡1”的新字形。
(1)榆树。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翅果倒卵形,称榆荚、榆钱。木材坚实,可制器物或供建筑用。果实、树皮和叶可入药,可食。
(2)星名。
(3)通“揄”。泻。
(4)通“緛”。缩短。
(5)通“逃”。逃跑。
(6)通“摇”。摇动。
(7)通“渝”。变化。
(8)通“鷂”。参见“榆翟”。
【卷六】【木部】榆
榆,白枌。从木俞聲。羊朱切
榆白,枌。見釋木。陳風東門之枌傳云。枌,白榆也。然則釋木榆白爲逗,枌爲句,顯然。許意亦如此讀。別榆一穜以起下也。榆莢可食。亦可爲?。酉部所謂????䤅也。從木。俞聲。羊朱切。古音在四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榆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宋朝·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 田锡《塞上曲(秋气生朔陲)》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清朝·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朝·韩愈《晚春》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清朝·朱彝尊《出居庸关》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唐朝·孟郊《洛桥晚望》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宋朝·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宋朝·周邦彦《兰陵王·柳》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唐朝·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三》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宋朝·周邦彦《兰陵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