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樱花〕a.落叶乔木,开白色或粉红色花,结核果,紫赤色,核小,味甘,木材坚硬致密,可做器具;b.这种植物的花。均简称“樱”,如“大山樱”。
◎ 〔樱桃〕a。落叶小乔木,开粉红或白色小花,果实成熟时红色,可食;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简称“樱”,如“樱唇”(喻美女的口像樱桃那样,娇小而红)。
◎ (櫻)
详细字义
◎ 樱
櫻 yīng
〈名〉
(1) (形声。从木,婴声。本义:木名。即“樱桃树”)
(2) 同本义。泛指其树、其花、其果 [cherry]
(3) 樱桃花 [cherry flower]
尚疑樱欲吐,已怪菊成漂。——王安石《雨中》
(4) 又如:樱桃(借指美人的小口,谓其红润如樱桃);樱桃九熟(骨牌戏用语,指两张地牌,一张么四共九点红点);樱笋(樱桃与春笋);樱笋年光(指阳春三月);樱笋时(樱桃与春笋上市的时候。指农历三月);樱桃宴(科举时代庆贺新进士及第的宴席);樱唇(喻指女子小而红润的嘴唇)
[①][yīng]
[《廣韻》烏莖切,平耕,影。]
“樱1”的繁体字。
(1)樱桃。泛指其树、其花、其果。
(2)樱花。详“櫻花”。
【卷六】【木部】櫻
果也。从木嬰聲。烏莖切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樱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大妇当垆冠似瓠,小姑吃酒口如樱。—— 元·杨维桢《漫兴七首》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 唐朝·刘禹锡《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唐朝·白居易《春风》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宋朝·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唐朝·白居易《伤大宅》
樱小杏青寒食后。衣换缕金轻绣。—— 宋朝·张先《清平乐·清歌逐酒》
夜乌啼断门前柳,春鸟衔残花外樱。—— 明朝·钱谦益《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
相思莫忘樱桃会,一放狂歌一破颜。—— 唐朝·白居易《天寒晚起引酌咏怀寄许州王尚书、汝州李常侍》
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唐朝·杜甫《解闷十二首》
扁舟不及清明约,紫笋朱樱未负君。—— 宋朝·贺铸《送毕彦祖先之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