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 姓。
详细字义
◎ 德
惪 dé
〈动〉
(1) (形声。从彳( chì),惪( dé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 同本义 [ascend]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3) 感激 [be grateful]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 通“得”。取得,获得 [ge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词性变化
◎ 德 dé
〈名〉
(1) 道德,品行 [virtue;moral character;integrity]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kindness;favor]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kindheartedness]。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heart;mind]。如:同心同德
(7) 福 [happy]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①][déㄉ]
[《廣韻》多則切,入德,端。]
亦作“徳1”。亦作“恴1”。“悳1”的今字。亦作“惪1”。
(1)道德;品德。
(2)谓有道德。
(3)指有德行的人。
(4)行为;操守。
(5)善行;仁爱;仁政。
(6)恩惠;恩德。
(7)谓受到恩惠。
(8)感恩;感激。
(9)心意;情意。
(10)福庆。
(11)庆赏,赐予。
(12)德教;教化。
(13)古代指幽隐无形的“道”显现于万物,万物因“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
(14)古代特指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
(15)古代五行之说。指一种相生相克循环不息,当运时能主宰天道人事的天然势力。相传为帝王受命之符,帝王或朝代代表一“德”。
(16)指凤凰头上的花纹。
(17)通“得”。得到。
(18)通“直”。
(19)通“植”。正立。
(20)姓。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先秦·诗经《氓》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先秦·佚名《氓》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汉朝·诸葛亮《出师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汉朝·诸葛亮《诫子书》
有德必报之,千金耻为轻。—— 唐朝·李白《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 唐朝·李商隐《安平公诗·故赠尚书韩氏》
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 唐朝·杜牧《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先秦·孔子及弟子《论语》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先秦·孔子及弟子《论语》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先秦·孔子及弟子《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