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地上聚积的大水:湖泊。湖泽。湖滩。湖荡。湖光山色。
◎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两湖。湖广。
◎ 指中国湖州(旧地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湖笔。湖绉。
详细字义
◎ 湖 hú
〈名〉
(1) (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
(2) 湖泊,积水的大泊 [lake]
湖,大陂也。——《说文》
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
江海陂湖园池。——《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
战于五湖。——《国语·越语》
(3) 又如:湖池(湖泊池沼);湖胶(湖水结冰);湖埭(湖的堤坝);湖海(湖与海的合称;泛指天下之地)
(4) 古州名 [Hu prefecture]。隋仁寿二年置,治所在今浙江省吴兴县。指浙江省的湖州市。如:湖丝(浙江湖州市生产的蚕丝)
(5) 古县名 [Hu county]。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
(6) 古水名 [the Hu River]。在河南省灵宝县西南,发源于夸父山,北流入黄河
(7) 指湖南,湖北 [Hunan and Hubei provinces]。如:两湖两广;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①][hú]
[《廣韻》户吴切,平模,匣。]
(1)积水的大泊。
(2)指湖南省、湖北省。参见“湖廣熟,天下足”。
(3)指浙江省的湖州市。参见“湖筆”、“湖絲”。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唐朝·白居易《春题湖上》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 清朝·张惠言《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明朝·张岱《湖心亭看雪》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朝·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宋朝·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朝·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宋朝·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朝·刘禹锡《望洞庭》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唐朝·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宋朝·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