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拼音:bó
  • 部首:扌(提手旁)
  • 总笔画:13
  • 康熙字典笔画:14
  • 86五笔:RGEF
  • 98五笔:RSFY
  • 笔顺:横竖横横竖折横横竖捺横竖捺
  • 声调:入声
  • 结构:左右结构
  • 汉字五行:水
起名数据参考
名字中含该字的性别分布
含搏字的姓氏比例
基本解释

◎ 对打:搏斗。搏击(奋力进击)。搏战。搏膺(捶胸,表示愤怒)。肉搏。拼搏。
◎ 跳动:搏动。脉搏。
◎ 捕捉:搏噬。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ó 
〈动〉
(1) (形声。从手,尃( fū)声。本义:搏斗,对打)
(2) 同本义 [combat;fight;struggle]
搏,索持也。——《说文
搏,击也。——《广雅
屏左右而相搏。——《谷梁传·僖公元年》
晋侯梦与 楚子博。——《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鸷虫攫博。——《礼记·儒行》。疏:“以脚取之为攫,以翼击之为搏。”
搏扶摇羊角而上者。——《庄子·逍遥游》
搏战获王。——《史记·卫将军骠骑传》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3) 捕捉 [catch]
搏谍贼。——《周礼·夏宫·环人》
(4) 又如:搏执(拘捕);搏获(捕获);搏撠(揪住);搏狩(狩猎)
(5) 执持;拾取,击取 [get;pick up;seize]
摭紫贝,搏耆龟。——张衡西京赋
螳螂执翳而搏之。——《庄子·山水》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扑上去抓。)——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6) 又如:搏杖(扶杖,抱杖);搏弊(人虽疲困,但也自持完成礼仪)
(7) 通“”。轻击;击 [beat]
搏埴之工二。——《周礼·总叙》
弹琴博髀。——李斯谏逐客书
因搏心大哭。——《汉书·王莽传下》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8) 又如:搏鸷(猛烈拍击);搏膺(捶胸,表示愤怒);搏影(拍击影子。影随物动,故不能拍到。比喻不能成功或不易捉摸)
(9) 夺取 [take by force;capture]
铄金百镒,盗跖不搏。——《史记·李斯列传》
(10) 又如:搏斗;搏击
(11) 跳动 [throb]。如:搏跃(跳跃;跳动);搏动

汉语字典

[①][bó]
[《廣韻》補合切,入鐸,幫。]
[《廣韻》匹各切,入鐸,滂。]
[《廣韻》方遇切,去遇,非。]
(1)捕捉。
(2)攫取;拾取。
(3)拍;击。
(4)格斗;奋斗。
(5)握;抓。
(6)跳动。
(7)胁。腋下肋骨所在的部分。
(8)通“”。分裂肢体。
(9)通“”。附着;加上。
(10)通“”。参见“搏桑”。

说文解字
拼音:bó ;
解释:【卷十二】【手部】索持也。一曰至也。从手尃聲。補各切
古汉语字典

搏古汉语字典解释


〈动词〉抓扑;扑。
《黔之驴》:“又近出前后,终不敢。”
《石钟山记》:“如猛兽奇鬼,森然欲人。”
〈动词〉斗;击。
《荆轲刺秦王》:“而乃以手共之。”【又】撞击;拍打。
《石钟山记》:“微风鼓浪,水石相。”
影】击影子,比喻事之无成。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
字源演变
  • 金文
  • 搏
  • 「博」 戈冬簋|西周中期|集成4322
  • 楷書
  • 搏
  • 「搏」
  • 金文
  • 搏
  • 「|」 臣諫簋|西周中期|集成4237
  • 楚系簡帛
  • 搏
  • 「搏」 包2.133
  • 金文
  • 搏
  • 「搏」 多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5
  • 說文
  • 搏
  • 「搏」 說文‧手部
字形对比
  • 搏
  • 内地
  • 搏
  • 台湾
  • 搏
  • 日本
  • 搏
  • 韩国
  • 搏
  • 香港
带该字的诗句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春秋·老子《道德经》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春秋·老子《道德经》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与该字同音的字
与该字同部首的字
与该字同笔画的字
与该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