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动:摇曳。摇晃。摇荡。摇篮。动摇。摇摆。摇头摆尾。摇摇欲坠。扶摇直上。
◎ 往上升:风举云摇。
详细字义
◎ 摇 yáo
〈动〉
(1)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2) 同本义 [swing]
摇,动也。——《说文》
摇,作也。——《尔雅》
摇者不定。——《管子·心术》
复命摇作。——《庄子·则阳》
夹而摇之。——《考工记·矢人》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古诗十九首》
蒙络摇缀。——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痒不得搔,痹不得摇。——柳宗元《断刑论》
摇头而歌。——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动摇承之。——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摇旗打鼓(四处张扬,闹得满城风雨);摇铃打鼓(摇旗打鼓);摇颭(摇摆颤动。形容女人走路的妖娆姿态);摇风(谓风吹摆动);摇摆气势(摇头摆尾,虚张声势);摇席破座(兴奋得坐不安移);摇唇鼓舌(凭借能言善辩而游说煽动)
(4) 动摇 [shake]
本根一摇,忧患非浅。——《新唐书·狄仁杰传》
(5) 又如:摇心(人心动摇);摇易(动摇更易);摇悦(一会儿动摇,一会儿喜悦的矛盾心理)
(6) 骚扰 [harass]。如:摇毒(骚扰为害);摇乱(扰乱;作乱)
词性变化
◎ 摇 yáo
〈形〉
(1) 疾 [fast,swift]
摇,疾也。——《广雅》
将摇举,谁与期。——《汉书·礼乐志》
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汉· 班固《西都赋》
(2) 又如:摇举(腾升高举)
[①][yáo]
[《廣韻》餘昭切,平宵,以。]
[《廣韻》弋照切,去笑,以。]
亦作“揺1”。“搖1”的新字形。“猶2”的被通假字。亦作“1”。
(1)摆动;动摇。
(2)疾速。
(3)上升。
(4)骚扰。
(5)犹,尚且。
(6)通“遥”。遥远。
(7)通“瑶”。参见“摇水”。
(8)姓。汉有摇母馀。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卷十二】【手部】搖
動也。从手䍃聲。余招切
摇,摆动。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
動也。从手。䍃聲。余招切。二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摇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宋朝·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宋朝·蒋捷《声声慢·秋声》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唐朝·王冕《墨萱图·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唐朝·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宋朝·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唐朝·牛希济《谒金门·秋已暮》
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 唐朝·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清朝·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南北朝·沈约《咏湖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