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gāng zhèng bù ē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释义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成语用法
刚正不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
成语典故
- 宋朝包拯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赴任扬州天长知县时写诗自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一生敢于犯颜直谏,不谋私利,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不循私情,为民除害,成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
成语造句
1.就是正大光明,公正无私,正直坦荡,刚正不阿,坚持真理,秉承正义。
2.杨德茂先生为人谦和、刚正不阿、爱憎分明、宽容大义。
3.为人刚正不阿,却又非一般腐儒不知通变。
4.循吏一词,本为太史公所创,意指那些勤政利民,刚正不阿,执法无私的官员。
5.刚正不阿为剑,锋芒毕露为剑,既然选择剑道,选择修剑,那就要有剑之锋芒,剑之刚正。
成语翻译
英语:be upright and never stooping to flattery
俄语:твёрдый и прямолинéйный
字义分解
◎ 硬,坚强,与“柔”相对:刚强。刚直。刚烈。刚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刚健。刚毅。刚决。刚正不阿(ē)。刚愎自用。
◎ 恰好,恰巧:刚刚(a.恰好;b.才)。刚好。
◎ 才:刚才。刚来就走。
◎ 姓。
◎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 姓。
◎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