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为例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xià bù wéi lì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为;不能读作“wèi”。
成语释义
例:先例。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以后不允许再做。
成语出处
明 余继登《曲故纪闻》:“疏闻,英宗谓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后不为例。”
成语用法
下不为例主谓式;作谓语、分句;用于违规等。
成语造句
1.你这样做是错误的,应当受到处分,不能采取下不为例的办法。
2.小张违反考试纪律,老师警告他下不为例。
3.这次是特殊情况,保证下不为例!
4.这次就原谅你下不为例。
5.晃一眼看见你,我菊花不自觉开了,可想而知你长得好下不为例。
成语翻译
英语:not to be repeated
俄语:только на этот раз
德语:etwas das nǎchste Mal nicht mehr durchgehen lassen
法语:que cela ne se produise plus <passons pour cette fois>
成语谜语
高标准(打一成语) | 取法乎上(打一成语) | 雨量破记录(打一成语) | 上中学(打一成语) | 世事如棋局局新(打一成语) | 高效(打一成语) |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打一成语) | 千古棋枰无定局(打一成语) | 老龙王计拙犯天条 (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 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 进入:下海。
◎ 投送:下书。
◎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 谦辞:在下。下官。
◎ 颁布:下令。
◎ 攻克:攻下。
◎ 卸掉: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 用,投入精力:下工夫。
◎ 退让:争执不下。
◎ 做出判断:下结论。
◎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下。
◎ 用在名词后边(a.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b.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
◎ 用在动词后边(a.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b.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c.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
◎ 少于:不下二百人。
◎ 动物生产:鸡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