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mǐ mǐ zhī yīn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ABC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靡;不能读作“mí”。
成语释义
靡靡:颓废萎靡。使人萎靡、颓唐的声音。形容颓废、萎靡或淫荡的音乐。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十过》:“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成语典故
- 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靡靡之音,听了会沉湎声色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色而亡
成语造句
1.这真是一首烂歌,你怎么会听这样的靡靡之音呢?
2.那些靡靡之音,听了就让人肉麻,纯粹是无病呻吟。
3.希望郭敬明的作品更加成熟,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希望现在的流行音乐少一些靡靡之音。
4.现在有些酒吧尽放靡靡之音,真叫人讨厌。
5.灯光明灭的镭射厅里正播放着靡靡之音。
成语翻译
英语:reckless tune
日语:貒廃的(たいはいてき)なメロディー
俄语:бульварные песни
德语:kitschiger Schlager <Schnulze>
法语:musique languissante <amollisante>
字义分解
◎ 浪费,奢侈:靡荡。靡费。侈靡。
◎ 分散:靡散(消灭)。
◎ 古同“糜”,糜烂。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音。音乐(yuè)。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
◎ 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