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气吞山河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气吞山河和“气壮山河”都有“气势盛大”的意思;但气吞山河偏重在“吞”;是指“气势庞大足以吞掉山河”;而“气壮山河”偏重在“壮”;是指“气势宏大可以使山河增色。”气吞山河重在气魄雄伟;“气壮山河”重在气概的盛大。
1.遥想当年气吞山河卷全家桶的气势,不服老不行了。
2.活着,就得活得牛逼,活得气吞山河。尤其是青春还在的那些日子。
3.你不用刻意去伪装一副豪气冲天、气吞山河的样子。
4.李纤柔吃的那叫一个气吞山河,气壮如牛呀。
5.这番话说的慷慨淋漓,颇有气吞山河的气概,令人不由自主的热血沸腾。
英语:full of daring
日语:気山河(きさんか)を呑む。気魄の大きいさま
风风火火闯九州(打一成语) | 氙氚(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