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冲去;抨击;浊:不干净的水;清:清澈的水。冲去脏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评过错;表彰良善;扬善除恶。
《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激浊扬清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清;不能写作“青”。
1.反腐倡廉,激浊扬清,共创廉洁社会;弘扬正气,鞭挞腐败,同树廉洁形象。
2.两年来,时报记者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和为老百姓服务的原则,说市民心中之话,解市民心中之困,激浊扬清、褒善贬恶。
3.总之,扶正祛邪,激浊扬清,锄伪显真,惩恶劝善,是杂文的基本功能。
4.这一条运河水道从北京西山的一眼白浮泉开始,引领众泉汇聚于积水潭,蓄作势,出海子闸,过万宁桥,入金代漕河旧道,激浊扬清,一路奔向通州。
5.古人有云,激浊扬清之志,为我辈毕生欲尽之责。
英语:drive out evil and usher in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