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极度恐惧、惊惶;失去自禁。有时也形容忙得不可开交。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你要问俺名姓,若说出来,直唬得你屁滚尿流。”
屁滚尿流联合式;作状语、补语;含贬义。
滚;不能写作“磙”。
1.在游击队的毁灭性火力面前,走在米勒上士后方的伪军,顿时大乱,各各屁滚尿流地往山下逃去,恨爹娘少生两条腿,巴不得马上跑出游击队的火力杀伤区,一时间只留下米勒上士一人,孤军奋战在平坦裸露的谷底。
2.我们便是不走,凭那些幺麽小丑又能奈何怎得?看我们一声大喝,便吓的两个老鬼屁滚尿流的夹着尾巴逃跑了,胆子恐怕都被吓破了。
3.大家都把作业看成是“负担”,不把“负担”弄走玩起来也不痛快。比如,到外面却郊游,每天提心吊胆,生怕回来作业做不完,一开学就会被老师修理得“屁滚尿流”。因此,他们不能全神贯注地感受大自然的美。
4.六一儿童节到了,祝你节日快乐,乐得屁滚尿流,收到今晚尿床,保存明晚尿床,删除后天尿床,转发尿床一周,回信尿床一月,不回天天尿床!祝老朋友尿床愉快!
5.在叶亦凡那晚上和贺韦强武动的时候,那个插班生也是以一敌几,在分分秒秒之内将一帮人打得屁滚尿流。
英语:frightened out of one's wits
日语:大(おお)いに狼狽(ろうばい)しているようす
俄语:пускáть в штаны
德语:(vor Angst) in die Hose scheiβen <in die Hosen machen>
鬼子兵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