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眉之急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rán méi zhī j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燃;不能读作“yán”。
成语释义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成语出处
《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成语用法
燃眉之急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形容心情等。
成语辩形
燃眉之急和“十万火急”;都有“情况非常紧急”之意。但燃眉之急多用于形容事情或形势危急等;“十万火急”多用来形容命令;书信十分紧急。
成语典故
- 东汉末年,曹操想一统天下,接连打败刘表、刘琦,将刘备赶出新野,迫近东吴。孙权心里慌张,派鲁肃请诸葛亮到东吴商议联合抗曹。张昭看不起诸葛亮,说他根本没本事辅佐刘备,弄得现今的燃眉之急。诸葛亮舌战群儒取得胜利
成语造句
1.我决定接受他的帮助,以解燃眉之急。
2.如今先想法子解决这燃眉之急,其餘的再说吧!
3.我这点钱先让你救燃眉之急,以免发生跳票,其餘的容后缓议。
4.在这燃眉之急的时刻,他帮助了我渡过难关。
5.你终于借了一块钱给我乘公交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成语翻译
英语:extreme urgency
日语:焦眉(しょうび)の急(きゅう),眉(まゆ)に火がつく
俄语:экстренный <срочный>
德语:ǎuβerst dringend <etwas brennt jm auf den Nǎgeln>
字义分解
◎ 烧起火焰:自燃。燃料。燃烧。燃点。燃眉之急。
◎ 引火点着:点燃。燃灯。
◎ 眼上额下的毛:眉毛。眉宇(两眉上面的地方)。眉心。眉目。眉寿(长寿)。眉睫。扬眉吐气。
◎ 书页上端的空白:书眉。眉批。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