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块儿。
◎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块地。两块糖。
◎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一块钱。
详细字义
◎ 块
塊 kuài
〈名〉
(1)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2) 同本义 [lump of earth]
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
凷,坚土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
大块噫气。——《庄子·齐物论》
大块禀群生。——《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
石块丛起则历。——《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块阜(小土丘);块苏(土块和草堆。比喻卑微);块山(土墙)
(4) 成块的东西 [piece;lump;chunk;block]。如:把肉切成块;块子(成块状的形体);块聚(凝结成块)
(5) 郁结的心思 [pented-up]。如:块磊(比喻郁结在胸中的愁闷或气愤)
词性变化
◎ 块
塊 kuài
〈量〉
(1) 整体的一部分 [piece;lump;cube]
人运大石一块。——清· 邵长衡《青门剩稿》
(2) 又如:一块布;一块石头;一块煤;一块方糖;一块肥皂;一块冰砖
(3)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yuan]。如:三块钱
◎ 块
塊 kuài
〈形〉
(1) 孤独;孑然 [lonely]
块然独立天地间。——《荀子·性恶》
块然独立,则哀愤两集。——刘琨《答卢谌书》
(2) 又如;块坐(独坐);块然(孤独;安适自得的样子);块独(孤独)
[①][kuài]
[《廣韻》苦對切,去隊,溪。]
[《集韻》苦怪切,去怪,溪。]
亦作“凷1”。亦作“圦1”。亦作“墤2”。亦作“1”。“块1”的繁体字。“魁3”的被通假字。“蕢3”的被通假字。
(1)土块。
(2)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
(3)特指郁结的心思。
(4)浑然一体;整体。
(5)安然。参见“塊然”。
(6)孤独;孑然。
(7)量词。用于块状、片状的东西。
(8)量词。货币的单位,相当于“圆”。多用于口语。
(9)方言。附在“这、那、哪”等之后表示地点、处所,相当于“里”。
(10)通“餽”。馈赠。
(11)通“魁”。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宋朝·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宋朝·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唐朝·元稹《田家词 / 田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