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在门、箱子、抽屉等物体上的封缄器,要用专用的钥匙才能打开:门锁。密码锁。锁钥。
◎ 用锁关住:把门锁上。
◎ 链子:锁链。枷锁。
◎ 幽闭:经济封锁。
◎ 紧皱眉:愁眉双锁。
◎ 一种缝纫方法,使衣料的边缘不致散开:锁边。锁扣眼。
详细字义
◎ 锁
鎖、鎻、鏁 suǒ
〈名〉
(1) (形声)
(2) 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lock]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锁管(锁簧插入的锁身);锁孔(锁眼);锁梃儿(锁的销子);上锁
(4) 一种用铁环钩连而成的刑具 [iron chain]
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5) 又如:锁靠(束缚手腕的刑具);锁韁(枷锁和韁绳)
(6) 链子 [chain]
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全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又如:锁子(锁链);锁甲(锁子铠,锁子错甲,即锁子甲)
(8) 姓
词性变化
◎ 锁
鎖 suǒ
〈动〉
(1) 加锁,用锁锁住 [lock up]
长安布衣淮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唐· 杜甫《秋雨叹》
(2) 又如:锁闭(加锁关闭);锁禁(关锁禁闭);锁锢(关销禁闭);锁院(科举考试时,为防作弊,封锁试场之门,称为“锁院”。宋代有机密则锁闭院门上奏。因又称机密之奏为锁院)
(3) 紧缩而形成皱纹 [knit]。如:锁黛(美女锁眉头);双眉紧锁
(4) 缝制 [lockstitch]。如:锁边;锁眼
(5) 束缚 [tie]
僧辩既入,背泉而坐,曰:“ 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因出令示 泉,锁之床下。——《梁书·鲍泉传》
(6) 又如:锁缚(用铁链或绳索捆缚);锁索(用铁链系束);锁士(囚禁的士人)
(7) 封闭;封锁 [block;seal;close]。如:锁印(年终封印停止办公);锁国
[①][suǒ]
[《廣韻》蘇果切,上果,心。]
“锁1”的繁体字。亦作“鎻1”。亦作“鏁1”。
(1)以铁环相勾连而成的链子。
(2)以铁环勾连而成的刑具。
(3)雕镂或绘画的连环形花纹。参见“鎖窗”。
(4)一种缝纫方法。用于衣物边缘或扣眼上,针脚很密,线斜交或钩连。参见“鎖口”。
(5)拘系;束缚。
(6)安在门窗箱匣等开合处,或铁链的环孔中,通常用钥匙打开的金属器具。
(7)指像锁一样的东西。
(8)把锁锁上。
(9)封闭;封锁。
(10)皱(眉)。
(11)通“瑣”。细碎。参见“鎖事”、“鎖碎”。
(12)姓。明有锁以忠。见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僻姓》。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 宋朝·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唐朝·杜甫《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唐朝·李贺《塞下曲(胡角引北风)》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宋朝·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唐朝·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宋朝·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唐朝·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 春词》
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 宋朝·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唐朝·李商隐《隋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朝·杜牧《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