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布很远的香气:馨香。如兰之馨。
◎ 喻长存的英名:垂馨千祀。
◎ 助词,作用同“样”:宁馨(这样,如此)。宁馨儿(原意是“这样的儿子”,后用以赞美孩子或子弟)。
详细字义
◎ 馨 xīn
〈形〉
(1) (形声。从香,殸声。殸,籀文“磬”( qìng)。本义: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2) 同本义 [wide-spread fragrance]
馨,香之远闻者也。——《说文》
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国语·周语》
丹木五岁五味乃馨成。——《山海经·西山经》
尔酒既清,尔淆既馨。——《诗·大雅·凫鷖》。毛传:“馨,香之远闻也。”
惟吾德馨。——唐· 刘禹锡《陋室铭》
(3) 又如:馨烈(芳香浓烈);馨逸(香气洋溢;芳香远播)
(4) 比喻声誉流芳后世 [good reputation]
化盛隆周,垂馨千祀。——《晋书》
(5) 又如:馨烈(比喻流芳的事业);馨德(芳馨久传的美德和教化)引申为美[beauty]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书·君陈》
词性变化
◎ 馨 xīn
〈助〉
(1) 有赞美的意思。后来多“宁馨”(如此,这样) 连用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
(2) 又如:宁馨儿
[①][xīn]
[《廣韻》呼刑切,平青,曉。]
(1)香气远闻;芳香。
(2)散播很远的香气。
(3)比喻可流传广远的德行、声誉。
(4)美;和美。
(5)语助词。犹今“般”、“样”。
【卷七】【香部】馨
香之遠聞者。从香殸聲。殸,籒文磬。呼形切文二
馨,远闻的清香。字形采用“香”作边旁,“殸”是声旁。“殸”,籒文写作“磬”。
????之遠聞也。同大雅鳬鷖傳。按唐風椒????一章曰。椒????且。遠脩且。傳曰。脩,長也。二章。椒????且。遠條且。傳曰。條言馨之遠聞也。今本前後章皆作條。則毛不應別爲傳矣。而足利古本尙可證。經言脩者,枝條之長。條者,芬香條鬯之謂。傳馨字今譌聲。从????。殸聲。呼形切。十一部。殸,籒文磬。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馨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宋朝·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 宋朝·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唐朝·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唐朝·李白《古意》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宋朝·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先秦·佚名《庭中有奇树》
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 唐朝·贯休《古意九首》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近代·鲁迅《送O.E.君携兰归国》
似含情态愁秋雨,暗减馨香借菊丛。—— 唐·徐铉《题殷舍人宅木芙蓉》
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 清朝·吴潜《鹊桥仙·馨香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