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房檐儿。廊檐。飞檐。前檐。檐沟。檐头。檐牙。
◎ 覆盖物的边沿或伸出的部分:帽檐儿。
详细字义
◎ 檐
簷 yán
〈名〉
(1) (形声。从木,詹( zhān)声。本义:屋檐)
(2) 同本义 [eaves]
复庙重檐。——《礼记·明堂位》。注:“重檐,重承壁材也。”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晋· 陶潜《归园田居》
檐牙高啄(檐牙:屋顶伸出的边沿。高啄:像鸟向高处啄食一样)。——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檐石(屋檐下的石板);檐宇(屋檐);檐花(靠近屋檐下边开的花);檐板(屋檐板);檐阴(屋檐下阳光不到处);檐梁(檐下的屋梁);檐帷(檐下的帘幕);檐楣(屋檐);檐马(也称风铃,铁马);檐铁(挂在屋檐下的风铃)
(4) 某些器物上形状像屋檐的部分 [brim]
时逆帽檐风刮顶,旋呵鞭手冻粘须。——唐· 杜荀鹤《早发》
(5) 又如:帽檐儿
[①][yán]
[《廣韻》余廉切,平鹽,以。]
亦作“厃2”。亦作“簷1”。
(1)屋檐。
(2)檐下的平台。
(3)某些物体边沿形状像屋檐的部分。
[②][dàn]
[《集韻》都濫切,去闞,端。]
(1)举;负荷。
(2)扁担。
(3)肩舆之类的代步工具。
(4)制茶工具。
(5)量词。
【卷六】【木部】檐
㮰也。从木詹聲。余廉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簷,非是。
檐,房屋横梁。字形采用“木”作边旁,“詹”是声旁。
㮰也。檐之言隒也。在屋邊也。明堂位重檐注云。重檐,重承壁材也。姚氏鼐云。漢時名檐爲承壁材。以其直垂而下如壁。從木。詹聲。余廉切。八部。俗作簷。按古書多用檐爲儋何之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檐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清朝·郑燮《山中雪后》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宋朝·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元朝·白朴《天净沙·夏》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宋朝·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半卷寒檐幕,斜开暖阁门。迎冬兼送老,只仰酒盈尊。—— 唐朝·白居易《早寒》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唐朝·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唐朝·杜甫《叹庭前甘菊花》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宋朝·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天外浓云云外雨,雨声初上檐牙。—— 宋朝·赵长卿《临江仙·天外浓云云外雨》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唐朝·白居易《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