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濯足。
◎ 〔濯濯〕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濯濯童山”。
◎ 祓除罪恶。
详细字义
◎ 濯 zhuó
〈动〉
(1) (形声。从水,翟( dí)声。本义:洗)
(2) 同本义 [wash]
濯,洒也。——《广雅》
视壶濯及豆笾。——《仪礼·特牲礼》。注:“溉也。”
王乃淳濯飨醴。——《国语·周语》。注:“洗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
可以濯罍。——《诗·大雅·泂酌》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韩愈《石鼓歌》
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宋· 周敦颐《爱莲说》
(3) 又如:濯缨(洗涤帽带。指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濯磨(洗涤磨炼,以求上进);濯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濯沐(洗涤)
(4) 涤除罪恶 [purify]
今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左传》
(5) 淋;浇 [sprinkle]
大雨之中,城上军士都濯得眼不能开,头不能仰。——《荡冠志》
(6) 通“擢”。拔引[pull;extract]
以濯船为黄头郎。——《汉书·鄧通传》
濯鹢牛首。——司马相如《上林赋》
词性变化
◎ 濯 zhuó
〈形〉
(1) 光明的样子 [clear]
钩膺濯濯。——《诗·大雅·崧高》
(2) 又如:濯秀(明净秀丽)
(3) 盛大 [grand]
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
颂声灵,赫而濯。——《清史稿》
[①][zhuó]
[《廣韻》直角切,入覺,澄。]
[《廣韻》直教切,去效,澄。]
(1)洗涤。
(2)清洗;祛除。
(3)大;盛大。
(4)洗沐后的脏水。参见“濡濯”。
(5)祧。远祖庙。
[②][zhuó]
[《集韻》仕角切,入覺,崇。]
见“濯2濯”、“濯2秀”。
[③][zhào]
[《廣韻》直教切,去效,澄。]
通“櫂1”。
船桨。
【卷十一】【水部】濯
????也。从水翟聲。直角切
濯,浸泡在大片水域里清洗。字形采用“水”作边旁,“翟”是声旁。
????也。崧高傳曰。濯濯,光明也。靈臺傳曰。濯濯,娱遊也。皆引伸之義也。有假洮爲濯者。如鄭注顧命之洮爲澣衣成事是也。周禮故書以濯爲祧。爾雅以濯爲珧。史,漢以輯濯爲楫櫂。皆古文假借。从水。翟聲。直角切。二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濯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先秦·佚名《沧浪歌》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宋朝·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唐朝·刘禹锡《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唐朝·张旭《柳》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唐朝·杜甫《寄韩谏议注》
虑溷仙草性,崖间取灵泉。石鼎乃所宜,灌濯手自煎。—— 宋·释文珦《煎茶》
镂楣消落濯春雨,苍翠无言空断崖。—— 唐朝·陆龟蒙《奉和袭美馆娃宫怀古次韵》
淙淙瀑布泉,濯濯刷丝石。—— 宋·艾性夫《涤砚》
西山秀骨濯秋雨,窗户卷帘分远青。—— 宋·释正觉《送僧归豫章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