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酒过量,神志不清:醉汉。醉鬼。醉意。醉拳(一种拳术,步法上突出东倒西歪的醉态)。醉生梦死。醉翁之意不在酒。
◎ 沉迷,过分爱好:醉心。沉醉。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 用酒泡制的:醉枣。醉虾。醉蟹。
详细字义
◎ 醉 zuì
〈动〉
(1) (会意。从酉( yǒu),从卒。“酉”表示酒,“卒”表示终结。酒喝到不能再喝的时候,就醉了。本义:醉酒)
(2) 同本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drunk]
醉,酒卒也。各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酒溃也。——《说文》。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诗·小雅·宾之初筵》
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沉醉不知归路。——宋· 李清照《如梦令》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苍颜白发,頺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醇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酉,为酒所酣曰醉。——《洪武正韵》
(3) 又如:醉是醒时言(醉后说的常是真心话);醉饱(酒足饭饱);醉沈(指酒后所作的书画);醉魔咕咚(醉呼呼);醉兴勃勃(醉后神情亢奋);醉呼卢(醉呼呼睡大觉);醉沉沉(沉醉的样子)
(4) 用酒浸制的 [liquor-saturated]
瓮中取醉蟹,最忌用灯。——《闲情偶寄》
(5) 又如:醉蟹(酒渍的螃蟹);醉虾
(6) 昏愦,糊涂 [muddleheaded]。如:醉梦(指人糊里糊涂如醉如梦);醉命(胡乱下的命令);醉痴(精神恍惚不安)
(7) 沉酣入迷;爱好 [be fascinated]
目断南浦云,心醉东郊柳。——《送赵六贞固》
(8) 又如:醉乡砚田(沉缅于美酒与文墨之间);醉飞吟盏(在喝酒的同时作诗);醉侯(称喜欢喝酒而又有酒量的人);醉翁(喜好喝酒的老人)
[①][zuì]
[《廣韻》將遂切,去至,精。]
亦作“酔1”。
(1)饮酒适量。
(2)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3)沉迷;陶醉。
(4)昏愦,糊涂。
(5)以酒浸物。
(6)通“悴”。憔悴。
【卷十四】【酉部】醉
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一曰潰也。从酉从卒。將遂切〖注〗酔,俗字。
醉,喝酒喝到极限。喝到自己酒量的极限,又不至于昏乱。另一种说法认为,“醉”是喝酒喝到神志溃乱。字形采用“酉、卒”会义。
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以曡韵爲訓。从酉卒。此以會意包形聲。卒亦聲也。將遂切。十五部。一曰酒潰也。此別一義。潰當爲漬之誤。若今醉蠏,醉鰕之類。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醉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明朝·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 唐朝·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宋朝·苏轼《鹊桥仙·七夕》
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宋朝·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宋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宋朝·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宋朝·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清朝·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唐朝·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唐朝·白居易《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