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酒。啤酒。料酒。鸡尾酒。茅台酒。酒浆。
详细字义
◎ 酒 jiǔ
〈名〉
(1) (会意。从水,从酉( 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2) 同本义 [liquor;wine;spirits;alcoholic drink]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说文》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酒食者,所以令欢也。——《礼记·乐记》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礼记·射义》
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汉书·食货志》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3) 又如:酒肆(酒店);酒水(酒;筵席);酒生(酒保,酒店伙计);酒务(酒店)
(4) 酒席,酒筵 [feast]。如:酒坐(酒席);酒场(酒会)
词性变化
◎ 酒 jiǔ
〈动〉
(1) 饮酒 [drink]。如:酒面(席前,斟满一杯酒暂时不饮,先行酒令,叫“酒面”);酒底(席间,每行完一次酒令,饮一杯酒,叫“酒底”)
(2) 以酒荐祖庙 [offer a sacrifice]
卜辞所载之酒字为祭名。考古者酒熟而荐祖庙,然后天子与群臣饮之于朝。——罗振玉《殷虚文字类编》
[①][jiǔ]
[《廣韻》子酉切,上有,精。]
(1)饮料名。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
(2)饮酒。
(3)酒席,酒筵。
(4)姓。见《通志·氏族四》。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宋朝·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宋朝·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唐朝·李珣《南乡子·云带雨》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 宋朝·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唐朝·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明朝·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宋朝·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近代·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宋朝·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宋朝·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