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河源。泉源。发源。源远流长。源头。
◎ 事物的根由:来源。资源。渊源。能源。起源。策源地。
◎ 姓。
详细字义
◎ 源 yuán
〈名〉
(1)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2) 同本义 [fountain head;source of a river]
或源也,或委也。——《礼记·学记》
祈祀山川百源。——《礼记·月令》
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礼记·礼乐志》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4) 来源;根源 [origin;source;cause]
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旧唐书·儒学传序》
(5) 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发生的根源)
[①][yuán]
[《廣韻》愚袁切,平元,疑。]
“厵1”的今字。
(1)水流始出处。
(2)来源;根源。
(3)探察本源。
(4)姓。北魏有源贺。见《魏书》本传。
源,水源,泉水的本原。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原”是声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源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唐朝·李白《战城南》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唐朝·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 宋朝·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 宋朝·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朝·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宋朝·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 唐朝·王维《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 先秦·韩非《韩非子》
一返桃源路,别后难追寻。—— 唐·陈子良《夏晚寻于政世置酒赋韵》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唐朝·李商隐《燕台四首·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