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而尖的山头:山峰。峰巅。峰峦。高峰。险峰。
◎ 形状像山峰的东西:驼峰。浪峰。
◎ 最高处:登峰造极。峰年(自然界中某种活动达到高峰的年度)。
详细字义
◎ 峰
峯 fēng
〈名〉
(1) (形声。从山,峯( fēng )声。本义:山顶)
(2) 同本义 [peak]
峯,山耑也。——《说文新附》
夹岸高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山峰(山的突出的尖顶);高峰;孤峰;峰岫,峰朵,峰头;峰腹(山峰中部)
(4) 最高点;顶点 [summit;peak]。如:洪峰;眉峰;登峰造极;主峰(山脉的最高峰)
(5) 拔地而起的高山 [mount]。如:峰脚(山麓);峰岚(山中云雾);峰岭(山岭)
(6) 突起 [hump]。如:驼峰;峰牛(封牛)
[①][fēng]
[《廣韻》敷容切,平鍾,敷。]
亦作“峰1”。
(1)山顶。
(2)指高而陡的山。
(3)状如山峰之物。
(4)喻指事物发展的顶点。
(5)量词。
(6)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朝·苏轼《题西林壁》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唐朝·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宋朝·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朝·李白《冬日归旧山》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唐朝·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唐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 明朝·何景明《竹枝词》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宋朝·谢枋得《武夷山中》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唐朝·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唐朝·方干《送从兄郜 / 韦郜 / 途中别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