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阡陌。陌上。陌头(路边)。陌路(a.田间道路;b.指路上相见而不认识的人,如“视同陌陌”)。
◎ 生疏,不熟悉:陌生。
◎ 市中街道:街陌。
详细字义
◎ 陌 bǎi
[数]
(1) 通“百” [hundred]
与窦娥一陌八。—— 关汉卿《窦娥冤》
(2) 另见 mò
词性变化
◎ 陌 mò
〈量〉
(1) 用同“佰”。用于钱,指一百文 [hundred]
又官库出纳缗钱,皆以八十为陌。——《旧五代史·王章传》
三分天下犹嫌小,一陌黄钱值几文?——《蠖斋诗话》
张氏早使 敬济拿五两银子,几陌金银钱纸,往门外与长老,替他父亲念经。——《金瓶梅词话》
(2) 用于旧时祭奠所烧的纸钱,约相当于“叠” [pile]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关汉卿《窦娥冤》
(3) 又如:陌钱(纸钱)
[①][mò]
[《廣韻》莫白切,入陌,明。]
“佰2”的被通假字。“伯3”的被通假字。
(1)田间东西或南北小路。亦泛指田间小路。
(2)道路。
(3)街道。
(4)猛然;突然。
(5)犹向。
(6)通“帕”。
(7)量词。通“佰1”。为计算钱数的单位,钱一百为“陌”。
(8)量词。祭奠所烧的纸钱,约相当于“叠”。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宋朝·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 唐朝·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唐朝·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 宋朝·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 宋朝·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唐朝·张仲素《春闺思》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唐朝·万楚《骢马》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唐朝·李商隐《落花(芳心向春尽)》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元朝·赵孟頫《东城》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宋朝·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