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敬意的礼节: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
◎ 恭敬地: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a.拜见;b.瞻仰陵墓、碑碣)。
◎ 行礼祝贺:拜年。拜寿。
◎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拜将(jiàng )。拜相(xiàng )。拜师。拜把子。
◎ 姓。
详细字义
◎ 拜 bài
〈动〉
(1)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 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2) 同本义 [do obeisance]
拜手,稽手。——《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
拜,服也。——《礼记·郊特性》
平衡曰拜。——《荀子·大略》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头。后又作为行礼的通称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纳头四拜;拜了又拜;拜菩萨;拜天地;拜父母
(5) 拜谢。行拜礼表示感谢 [express one's thanks]
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6) 又如:拜恩(拜谢恩赐);拜盟(拜谢结盟)
(7) 拜见;拜谒 [visit]
则往拜其门。——《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肃拜 蒙母,结友而别。——《资治通鉴·汉纪》
(8) 又如:拜见(谒见尊长);拜亲(拜见朋友的父母)
(9) 授与官职;任命 [offer official post]
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10) 接受官职;上任 [receive official post]
于是辞相印不拜。——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又如:拜石(拜受俸禄);拜邑(拜受邑宰)
(12) 通过一定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acknowledge sb. as one's master,godfather,etc.]。如:拜师;拜把兄弟;拜干爹
(13) 祝贺 [offer greetings]。如:拜年;拜节;拜寿
(14) 上;献 [present;submit]
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词性变化
◎ 拜 bài
〈副〉
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重。如:拜读大作;拜启;拜辞
[①][bài]
[《廣韻》博怪切,去怪,幫。]
亦作“1”。
(1)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行礼时下跪,低头与腰平,两手至地。后用为行礼的通称。
(2)顺服;敬奉。
(3)奏上;奉上。
(4)敬受。
(5)拜谢。
(6)拜谒;拜见。
(7)祝贺。参见“拜年”、“拜節”、“拜壽”。
(8)敬词。
(9)通过某种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10)授官;封爵。
(11)拔掉。
(12)植物名。即灰菜。
(13)姓。元有拜住、拜延。见《元史》本传。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清朝·黄景仁《别老母》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宋朝·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明朝·毛铉《幼女词·下床着新衣》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明朝·钱谦益《丁卯元日》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唐朝·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唐朝·许浑《途经秦始皇墓》
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唐朝·权德舆《七夕》
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 唐朝·王翰《饮马长城窟行》
清明拜扫天,莺声倦,细雨闲庭院。—— 元朝·张可久《燕引雏·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