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上交通工具:船舶。船只。船舱。船帆。
详细字义
◎ 船
舩 chuán
〈名〉
(1)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2) 同本义 [boat;ship]
船,舟也。——《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
小曰舟,大曰船。——《说文义证》
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庄子·渔父》
便舍船,从口入。——陶潜《桃花源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3) 又如:船坞(船厂;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船把板(船主);船不漏针(比喻绝无遗失);船多不碍路(数量虽多,但互不妨碍);船横芦篚嚣(轩然大波;闹出乱子);船人(船夫。也作舩人);船头(船的前部;船老大)
(4) 空间交通工具 [vessel]。如:太空船
词性变化
◎ 船 chuán
〈动〉
用船运载 [transport by boat]
蔡人告饥,船粟往哺。—— 韩愈《平淮西碑》
[①][chuán]
[《廣韻》食川切,平仙,船。]
亦作“舩1”。
(1)水上主要运输工具的总称。
(2)用船运载。
(3)指酒杯。
(4)方言,衣纽。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唐朝·张旭《桃花溪》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唐朝·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汉朝·刘彻《秋风辞》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唐朝·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唐朝·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朝·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唐朝·司空曙《江村即事》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朝·秦观《纳凉》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宋朝·黄庭坚《登快阁》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朝·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