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拭,掸去:拂拭。拂尘。
◎ 轻轻擦过:拂晓。春风拂面。微风拂煦。
◎ 甩动,抖动:拂袖而去。
◎ 违背,不顺:忠言拂耳。拂逆。
详细字义
◎ 拂 bì
词性变化
◎ 拂 fú
〈名〉
(1) 拂拭的用具 [duster]
一妓有殊色,执红拂,立于前。——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传》
(2) 又如:拂尘(拂子,掸尘土或驱赶蚊蝇的用具)
(3) 另见 bì
[①][fú]
[《廣韻》敷勿切,入物,敷。]
(1)随击随过;掠击。
(2)斫。
(3)擦拭;掸除。
(4)引申为除去;排除。
(5)拂子,拂尘。
(6)掠过;轻轻擦过或飘动。
(7)为经过。
(8)触到;接近。
(9)振动;摇动;挥动。
(10)拔;标举。
(11)提携;照拂。
(12)展开;舒展。
(13)逆;违背。
(14)放置。
(15)提起,撩起。参见“拂衣”。
(16)装饰打扮。
(17)遮蔽。
(18)旧时妇女敛衽致敬的礼节。因其两手行礼像拂拭的动作,故称。
(19)弹琴指法之一。
(20)绘画笔法之一。
(21)脱粒用的农具。后称连枷。
(22)通“茀”。参见“拂拂”。
(23)通“怫”。参见“拂然”、“拂鬱”。
[②][bì]
[《集韻》薄宓切,入質,並。]
通“弼1”。
(1)辅佐。
(2)矫正;纠正。
[③][pì]
[《集韻》普密切,入質,滂。]
见“拂3汨”。
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宋朝·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唐朝·温庭筠《题柳》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唐朝·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朝·李白《清平调·其一》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唐朝·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唐朝·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宋朝·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清朝·曹雪芹《螃蟹咏》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宋朝·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唐朝·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三》